台北慈院:孩童憋出腎膿瘍 迷遊戲忘噓噓
2009-10-29 | 林詩婕這才驚覺,原來他有明顯憋尿的現象!您家的寶貝,跟蔡妹妹一樣,會莫名發燒,平常也不愛去「噓噓」嗎?孩子不愛尿尿,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有一成半的孩子長大後會有高血壓等後遺症留下。家長們要特別留意孩子是否有憋尿的習慣,以免造成泌尿道感染與腎臟病!
父母留意 孩童切勿憋尿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楊緒棣主任長年致力於小兒泌尿疾病,他從27個臨床個案中發現,孩童憋尿的情形相當嚴重。這27名3至10歲罹患泌尿道感染的小朋友中,17位有憋尿的習慣,比率超過6成;而案例中腎膿傷正是因憋尿後引發細菌感染,細菌再循輸尿管逆流而上到達腎臟,而造成膿瘍。
「外界的吸引力太強,也可能是導致憋尿的因素,」楊緒棣主任表示,現代社會聲光刺激越來越強、越來越好玩,也越來越多小朋友因為玩遊戲、看電視或打電動玩具,捨不得花時間去尿尿。在需要去尿尿時卻強忍住,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憋尿的現象而不自覺。
尿液滯留在膀胱過久,細菌就容易生長;若再加上排尿障礙使得尿液排不出去,細菌就可能從尿道口進入膀胱、沿著輸尿管「逆流而上」,抵達腎臟,進而破壞整個泌尿道系統,發燒就是身體發炎的警訊之一。
兒童憋尿會造成腎膿瘍、急性腎臟炎等,蔡小妹妹得到的腎膿瘍,也是泌尿道感染的一種。台北慈濟醫院楊緒棣主任指出,罹患一次泌尿道感染,治好後再得的機率高達三成;另外有一成半的人,小時候若發生泌尿道感染又沒徹底治好,等二、三十歲時會有程度不等的慢性腎臟病後遺症,甚至可能連帶產生高血壓,父母不可不慎。
孩童腎膿瘍 一成五長大恐罹患慢性腎臟病
造成兒童泌尿道感染的主因分兩大類:(一)先天疾病,例如腎水腫、輸尿開口異常等;(二)膀胱功能異常,其中又可以再分成三個小類:(1)排尿障礙,例如尿道括約肌放鬆不良、膀胱過動症等;(2)膀胱餘尿增加,常常尿不乾淨,餘尿大於20㏄;(3)憋尿,憋尿除了是指有感覺但刻意忍住之外,另外還有一種類型是無感覺的憋尿。無感覺的原因可能是大腦尚未發育完全,還在學習膀胱漲尿的感覺,或是膀胱的感覺神經較遲鈍。
楊緒棣主任分析上述的27位沒有先天性疾病的小朋友的膀胱功能,單純為排尿障礙者有5位;單純為膀胱餘尿增加者有2位,單純憋尿者有6位。兩種以上狀況者有14位。(可參考附圖一)。其中有6位有憋尿習慣者接受每兩小時定期去尿尿的指示,5位(83.3%)已經不藥而癒。
一般確認為泌尿道感染後,依病情會做不同檢查,例如抽血、尿液分析、腎臟超音波、解尿性膀胱尿道攝影、核子醫學腎臟掃描攝影等,對於小朋友來說,抽血會懼怕,更遑論後兩者的侵入式檢查了。楊緒棣主任認為,小朋友發生泌尿道感染最該做的,應該是小便日記、尿流速測試、餘尿測試等非侵入方法,先查看膀胱的問題,再做後續治療。
尿流速和餘尿測試在泌尿科檢查室皆能完成,了解是否有排尿障礙或尿不乾淨的現象;而爸爸媽媽可以協助小朋友寫《小便日記》,了解有無憋尿的現象。勤做尿尿記錄,可以暸解病因,並且對修正憋尿行為有很大的幫助。《小便日記》的工具要有日記表格(門診可提供),以及兩個約500-1000ml有刻度的飲料空瓶(一個記喝水量,一個記尿量),在時間表裡記下喝水量、尿量、急尿感及漏尿情形、就寢時間等,醫師就能以此作為診斷參考依據之一。
楊緒棣主任告訴家長,若孩子憋尿的原因是被遊戲、電視、電動等事物吸引,可以透過小便日記,定時帶他們去廁所,培養想尿尿的感覺。此外兒童在進行訓練排尿時,父母也急不得,更不能用打罵的方式去管教,以免為小朋友帶來壓力,反而憋尿憋出一身病來。
(撰文者:林詩婕 報導:台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