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花蓮留學,認識更美的台灣
2008-12-25 | 葉子豪
來花蓮,不止學中文─
沉浸好山好水,感受大自然蒼翠雄奇;
體驗佛教與東方文化,實際見聞仁愛敦厚;
到醫院當志工,以「服務」融入台灣人情之美。
在全球的中文熱潮中,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不只教授華語,
更透過豐富的人文課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讓外籍人士不單認識華文之美,更能體受到台灣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近年來,歐美國家興起「中文熱」——美國把中文列為攸關國家發展的「戰略語言」之一,聯邦政府撥款鼓勵國民學習;在英國,將中文作為主修課程的大學生人數以倍數躍升,有些中學更把中文列為必修課。
中文,這個傳承數千年的古老語文,彷彿一夕之間成為顯學,全球有數千萬人正在學習。而台灣,也早就成為外籍人士學習中文的優選之地。
目前台灣有多所大學開設華語文課程,不僅教外國人中文,也培訓華語師資;在這股中文熱潮中,慈濟大學在花蓮青山碧海之間,開闢一方融合自然與人文之美的中華語文學園。
「蘇珊穿了一件粉紅色的衣服…粉紅色…的衣服!」上課時間,老師字正腔圓的語句,帶出的不是小學生稚嫩的童音,而是來自不同國家的「洋腔洋調」。
成立於二○○四年四月的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是這所年輕大學中的年輕單位,現有三位專任與兩位兼任老師,教導著五十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學生。教學組長傅國忠道出慈大語言教學中心的特色:「教材,各校多大同小異;但我們有慈濟的人文精神,和花蓮的好山好水。」
因著「後山」相對偏遠的地理環境,花蓮地區的外籍人士一向不多,慈大語言中心也一直維持著「小而美」的規模。相較於大都會區車水馬龍、人潮洶湧的繁華,單純寧靜的生活環境反而更有利專注學習。
「我喜歡安靜的地方。台北人很多,我覺得住在花蓮比較好。」來自中美洲加勒比海島國海地的丹竹文,在海地國立大學二年級時,考取台灣的五年全額獎學金,遂走上一條不一樣的留學之路,「我有很多朋友去法國、美國甚至古巴念書。」
具有理工背景的丹竹文,把台南的成功大學定為第一志願,為了在入學後聽得懂授課內容,非把中文學好不可,所以來到慈大語言中心。勤奮的他不僅在課堂上努力吸收,下了課也不忘善用「全中文」環境加強練習。語言中心同仁對這位「模範生」印象深刻:「他來的時候還不會講中文喔。可是三、四個月後就講得很好了。」
學會「一點點」中文
留學僧傾聽慈濟人文
相較於二十歲出頭,體力、記憶力都正值顛峰的青年學子,年過五十的美籍留學「僧」能慈法師學起中文,就顯得吃力許多。他一邊盯著黑板、一邊跟著老師練習發音;筆記紙上除了世界通用的漢語拼音字母外,還有台灣地區特有的ㄅㄆㄇ注音符號。
能慈法師出生在美國,一九九六年出家;學經歷豐富,擁有醫技碩士、諮商教育博士學位,並取得心理諮商師執照,輔導過許多流亡到美國的難民。近幾年來行腳於美國及台灣之間,去年九月進入慈大語言中心學習中文。
「我在美國修行使用英文,連經書也是英文版本。但我想和華人僧侶交流、閱讀漢譯佛典,好幫助別人理解中國佛教。所以我要學好中文。」能慈法師說,慈大吸引他就讀的原因,一來是擁有佛教背景,校內也有茶道、花道和書法等傳統人文課程;還有很重要的因素是慈院的安寧療護經驗,「這是我感興趣的領域。我打算在這裏一邊學中文、一邊當志工學習。」
能慈法師認為年齡不是學習中文的障礙,因為美國的終身學習風氣很盛,大學及研究所裏六、七十歲的老學生比比皆是。身為初級班學生,法師坦承中文真的很難,不過有花蓮的自然之美及慈濟人文氣息相伴,「學習的過程充滿趣味!」
「我去過太魯閣和七星潭,山和海真是美極了!」居於吉安鄉,與慈濟小學老師為室友的能慈法師,每天騎著腳踏車往返住處與學校,舉目即見中央山脈的蒼翠雄奇;而語言中心的師長以及慈大同學、慈濟志工樂於助人的作為,更讓他親身感受人文之美。
能慈法師說,現在他的中文能力只有「一點點」,「好幾次我看大愛台的證嚴上人開示,都是透過英文字幕來了解。」能慈法師說,有回聽到上人談及「包容」,強調現在世界最需要的不是分別,而是合作;即使宗教或國籍不同,也能一起努力,伸出手幫助別人,造就更好的世界。
「在學校、醫院及靜思堂,我看到慈濟人都在實踐證嚴上人的教誨。他們善用時間助人,不只對我,對其他人也一樣。這些人的善良、力行佛教的精神,真是超乎我的想像啊!」能慈法師說。
中華文化之美
俄羅斯人體會深
來自俄羅斯的康坦齊,也對慈濟人塑造的學習環境多加好評。他身為蒙古鐵騎後裔,篤信藏傳佛教,選擇在花蓮慈大開啟另一段單純而充實的學習旅程:「花蓮沒那麼熱鬧、沒那麼吵,還有好的老師、許多好心人幫助你學中文。像是慈大的同學,就會指正我課後作業的錯誤。」
小時候經歷蘇聯解體,康坦齊幽默地說:「我出生在一個國家,但長大了卻住在別的國家。」在俄羅斯讀大學時,他主修中國研究,專攻中俄之間的政治、外交等議題,很早就跟著來自中國大陸的老師學說中文、看簡體字。
「畢業後到現在工作兩年了,先前學的中文忘了好多喔!」重拾課本,積極學習正體字,康坦齊希望能在台灣的研究所深造。他略帶著「京片子」口音說:「台灣發展得很快,我想學習你們怎麼做。」
康坦齊進入中級班學習,每天在兩小時的正課之外,也花上好幾小時到圖書館閱讀中文書籍,並與慈大同學練習會話。幾個月的精進,讓這位俄籍同學的語文能力大增;在一次課外活動中,他朗誦了李白「月下獨酌」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讓老師、同學們驚歎不已。
看到康坦齊等外籍學生的優異表現,語言教學中心的同仁們不禁讚歎:「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我們文化中美的部分,可是外國學生卻提醒了我們。」
互動式學習
以志工服務融入台灣
語言中心老師及工作人員費盡心思,為學生創造更多運用中文的機會,例如舉辦「外國人說故事比賽」,或是和慈大同學們進行「交換語言」活動。而慈濟醫院近在咫尺,於是有些學生利用擔任醫院志工的機會與病人互動,接觸華語文環境。
病人、醫護人員及志工來自四面八方,說著各種不同腔調的國語、閩南語,乃至於原住民話,交織成一個多元,但也是最真實的語言環境。外國人若想在這種「嚴酷」的語言環境中「生存」,進而服務別人,就要勇於開口,強迫自己和他人互動。
澳洲華裔學生美安,即藉著做志工的機會,見習將來要研修的職能治療工作。而來自印尼雅加達的黃俊豪,也在服務病人的過程中,增強聽說中文的能力。
「第一次和病人聊天時,他們好像都聽不懂。我怕說錯話,於是就慢慢地說…」談起志工經驗,人高馬大的少年郎黃俊豪,靦腆得像個小孩,還不時停下來「搜尋」可用的字彙,「不過,現在病人們說什麼,我大概都聽得懂了。」
印尼華裔青年普遍貧弱的中文能力,是早期印尼政府禁制華文的烙印。隨著政策開放以及中國經濟地位日趨重要,印尼人民不分種族,都興起了學中文的熱潮;而對當地華人來說,重拾中文,兼有文化尋根以及增加就業競爭力的雙重意義。
「像我媽媽,看得懂簡體字,也懂正體字。但我只會認簡體字,看正體字就不太行了。」來到慈大,黃俊豪努力學習著曾經失落的母語。就讀中級班的他,雖然在會話及讀寫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他到醫院做志工,以長期「浸泡式」的學習,讓華語文程度日漸提升。
「如果我的程度可以教別人的話,就可以說是真的懂中文了。如果我的中文、英文程度都好,那找工作就不難了。」黃俊豪不排除未來在台灣念大學,而他把病房當教室的另類學習方式,印證了只要敞開心胸,主動和他人互動,就會發現「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良師益友」其實是無處不在的。
語言中心外籍學生多住在慈大學生宿舍,黃俊豪說,他的室友有海地的丹竹文、宏都拉斯的西班牙裔同學秦孟傑。
小小一間宿舍,就住著三個不同種族的年輕人;數十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生,更是把語言中心塑造成一個小小聯合國。在這一方小天地裏,中文是共同語言,老師和工作人員甚至刻意營造「No English」的語言環境。
語言教學中心行政推廣助理李孝慈認為:「很多人來台灣學中文,是因為我們的大環境和教法比較活潑。」
慈大的語言中心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體驗生命中的第一次:創造出一盆花道作品、奉茶給老師和同學、拿毛筆寫中國字…
法國籍的穆其德用粗線條的字體,寫下一紙拙趣:「古典文藝小說、紅樓夢、曹雪芹、笑傲江湖、武俠金庸」;印尼僑生余華珠,則用纖細溫柔的筆觸書寫「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來自地球各角落的同學們,因學中文而結緣,在彼此砥礪、共同精進的同時,也體驗中華文化的仁愛敦厚。
展望未來,慈濟大學語言中心計畫在台北、高雄等大都會區,和慈濟分支會、聯絡處結合,開設語言教學及師資培訓班次,提供外籍人士及一般民眾就近選擇合適的班次,學習中文「教」與「學」的相關知能,一起「深耕中文福田,廣結天下善緣」。
沉浸好山好水,感受大自然蒼翠雄奇;
體驗佛教與東方文化,實際見聞仁愛敦厚;
到醫院當志工,以「服務」融入台灣人情之美。
在全球的中文熱潮中,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不只教授華語,
更透過豐富的人文課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讓外籍人士不單認識華文之美,更能體受到台灣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近年來,歐美國家興起「中文熱」——美國把中文列為攸關國家發展的「戰略語言」之一,聯邦政府撥款鼓勵國民學習;在英國,將中文作為主修課程的大學生人數以倍數躍升,有些中學更把中文列為必修課。
中文,這個傳承數千年的古老語文,彷彿一夕之間成為顯學,全球有數千萬人正在學習。而台灣,也早就成為外籍人士學習中文的優選之地。
目前台灣有多所大學開設華語文課程,不僅教外國人中文,也培訓華語師資;在這股中文熱潮中,慈濟大學在花蓮青山碧海之間,開闢一方融合自然與人文之美的中華語文學園。
「蘇珊穿了一件粉紅色的衣服…粉紅色…的衣服!」上課時間,老師字正腔圓的語句,帶出的不是小學生稚嫩的童音,而是來自不同國家的「洋腔洋調」。
成立於二○○四年四月的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是這所年輕大學中的年輕單位,現有三位專任與兩位兼任老師,教導著五十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學生。教學組長傅國忠道出慈大語言教學中心的特色:「教材,各校多大同小異;但我們有慈濟的人文精神,和花蓮的好山好水。」
因著「後山」相對偏遠的地理環境,花蓮地區的外籍人士一向不多,慈大語言中心也一直維持著「小而美」的規模。相較於大都會區車水馬龍、人潮洶湧的繁華,單純寧靜的生活環境反而更有利專注學習。
「我喜歡安靜的地方。台北人很多,我覺得住在花蓮比較好。」來自中美洲加勒比海島國海地的丹竹文,在海地國立大學二年級時,考取台灣的五年全額獎學金,遂走上一條不一樣的留學之路,「我有很多朋友去法國、美國甚至古巴念書。」
具有理工背景的丹竹文,把台南的成功大學定為第一志願,為了在入學後聽得懂授課內容,非把中文學好不可,所以來到慈大語言中心。勤奮的他不僅在課堂上努力吸收,下了課也不忘善用「全中文」環境加強練習。語言中心同仁對這位「模範生」印象深刻:「他來的時候還不會講中文喔。可是三、四個月後就講得很好了。」
學會「一點點」中文
留學僧傾聽慈濟人文
相較於二十歲出頭,體力、記憶力都正值顛峰的青年學子,年過五十的美籍留學「僧」能慈法師學起中文,就顯得吃力許多。他一邊盯著黑板、一邊跟著老師練習發音;筆記紙上除了世界通用的漢語拼音字母外,還有台灣地區特有的ㄅㄆㄇ注音符號。
能慈法師出生在美國,一九九六年出家;學經歷豐富,擁有醫技碩士、諮商教育博士學位,並取得心理諮商師執照,輔導過許多流亡到美國的難民。近幾年來行腳於美國及台灣之間,去年九月進入慈大語言中心學習中文。
「我在美國修行使用英文,連經書也是英文版本。但我想和華人僧侶交流、閱讀漢譯佛典,好幫助別人理解中國佛教。所以我要學好中文。」能慈法師說,慈大吸引他就讀的原因,一來是擁有佛教背景,校內也有茶道、花道和書法等傳統人文課程;還有很重要的因素是慈院的安寧療護經驗,「這是我感興趣的領域。我打算在這裏一邊學中文、一邊當志工學習。」
能慈法師認為年齡不是學習中文的障礙,因為美國的終身學習風氣很盛,大學及研究所裏六、七十歲的老學生比比皆是。身為初級班學生,法師坦承中文真的很難,不過有花蓮的自然之美及慈濟人文氣息相伴,「學習的過程充滿趣味!」
「我去過太魯閣和七星潭,山和海真是美極了!」居於吉安鄉,與慈濟小學老師為室友的能慈法師,每天騎著腳踏車往返住處與學校,舉目即見中央山脈的蒼翠雄奇;而語言中心的師長以及慈大同學、慈濟志工樂於助人的作為,更讓他親身感受人文之美。
能慈法師說,現在他的中文能力只有「一點點」,「好幾次我看大愛台的證嚴上人開示,都是透過英文字幕來了解。」能慈法師說,有回聽到上人談及「包容」,強調現在世界最需要的不是分別,而是合作;即使宗教或國籍不同,也能一起努力,伸出手幫助別人,造就更好的世界。
「在學校、醫院及靜思堂,我看到慈濟人都在實踐證嚴上人的教誨。他們善用時間助人,不只對我,對其他人也一樣。這些人的善良、力行佛教的精神,真是超乎我的想像啊!」能慈法師說。
中華文化之美
俄羅斯人體會深
來自俄羅斯的康坦齊,也對慈濟人塑造的學習環境多加好評。他身為蒙古鐵騎後裔,篤信藏傳佛教,選擇在花蓮慈大開啟另一段單純而充實的學習旅程:「花蓮沒那麼熱鬧、沒那麼吵,還有好的老師、許多好心人幫助你學中文。像是慈大的同學,就會指正我課後作業的錯誤。」
小時候經歷蘇聯解體,康坦齊幽默地說:「我出生在一個國家,但長大了卻住在別的國家。」在俄羅斯讀大學時,他主修中國研究,專攻中俄之間的政治、外交等議題,很早就跟著來自中國大陸的老師學說中文、看簡體字。
「畢業後到現在工作兩年了,先前學的中文忘了好多喔!」重拾課本,積極學習正體字,康坦齊希望能在台灣的研究所深造。他略帶著「京片子」口音說:「台灣發展得很快,我想學習你們怎麼做。」
康坦齊進入中級班學習,每天在兩小時的正課之外,也花上好幾小時到圖書館閱讀中文書籍,並與慈大同學練習會話。幾個月的精進,讓這位俄籍同學的語文能力大增;在一次課外活動中,他朗誦了李白「月下獨酌」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讓老師、同學們驚歎不已。
看到康坦齊等外籍學生的優異表現,語言教學中心的同仁們不禁讚歎:「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我們文化中美的部分,可是外國學生卻提醒了我們。」
互動式學習
以志工服務融入台灣
語言中心老師及工作人員費盡心思,為學生創造更多運用中文的機會,例如舉辦「外國人說故事比賽」,或是和慈大同學們進行「交換語言」活動。而慈濟醫院近在咫尺,於是有些學生利用擔任醫院志工的機會與病人互動,接觸華語文環境。
病人、醫護人員及志工來自四面八方,說著各種不同腔調的國語、閩南語,乃至於原住民話,交織成一個多元,但也是最真實的語言環境。外國人若想在這種「嚴酷」的語言環境中「生存」,進而服務別人,就要勇於開口,強迫自己和他人互動。
澳洲華裔學生美安,即藉著做志工的機會,見習將來要研修的職能治療工作。而來自印尼雅加達的黃俊豪,也在服務病人的過程中,增強聽說中文的能力。
「第一次和病人聊天時,他們好像都聽不懂。我怕說錯話,於是就慢慢地說…」談起志工經驗,人高馬大的少年郎黃俊豪,靦腆得像個小孩,還不時停下來「搜尋」可用的字彙,「不過,現在病人們說什麼,我大概都聽得懂了。」
印尼華裔青年普遍貧弱的中文能力,是早期印尼政府禁制華文的烙印。隨著政策開放以及中國經濟地位日趨重要,印尼人民不分種族,都興起了學中文的熱潮;而對當地華人來說,重拾中文,兼有文化尋根以及增加就業競爭力的雙重意義。
「像我媽媽,看得懂簡體字,也懂正體字。但我只會認簡體字,看正體字就不太行了。」來到慈大,黃俊豪努力學習著曾經失落的母語。就讀中級班的他,雖然在會話及讀寫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他到醫院做志工,以長期「浸泡式」的學習,讓華語文程度日漸提升。
「如果我的程度可以教別人的話,就可以說是真的懂中文了。如果我的中文、英文程度都好,那找工作就不難了。」黃俊豪不排除未來在台灣念大學,而他把病房當教室的另類學習方式,印證了只要敞開心胸,主動和他人互動,就會發現「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良師益友」其實是無處不在的。
語言中心外籍學生多住在慈大學生宿舍,黃俊豪說,他的室友有海地的丹竹文、宏都拉斯的西班牙裔同學秦孟傑。
小小一間宿舍,就住著三個不同種族的年輕人;數十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生,更是把語言中心塑造成一個小小聯合國。在這一方小天地裏,中文是共同語言,老師和工作人員甚至刻意營造「No English」的語言環境。
語言教學中心行政推廣助理李孝慈認為:「很多人來台灣學中文,是因為我們的大環境和教法比較活潑。」
慈大的語言中心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體驗生命中的第一次:創造出一盆花道作品、奉茶給老師和同學、拿毛筆寫中國字…
法國籍的穆其德用粗線條的字體,寫下一紙拙趣:「古典文藝小說、紅樓夢、曹雪芹、笑傲江湖、武俠金庸」;印尼僑生余華珠,則用纖細溫柔的筆觸書寫「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來自地球各角落的同學們,因學中文而結緣,在彼此砥礪、共同精進的同時,也體驗中華文化的仁愛敦厚。
展望未來,慈濟大學語言中心計畫在台北、高雄等大都會區,和慈濟分支會、聯絡處結合,開設語言教學及師資培訓班次,提供外籍人士及一般民眾就近選擇合適的班次,學習中文「教」與「學」的相關知能,一起「深耕中文福田,廣結天下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