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學會好規矩

2009-04-12   | 賴怡伶
在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排著整齊的隊伍行走。
「教」重於「管」,幫孩子學會好規矩。不守紀律的孩子,引導他了解團體中個人整齊的重要性;生活容易脫序的孩子,提醒、帶領他「做到為止」;個性倔強的孩子,耐心溝通,啟發他懂得同理、尊重他人。

朝會時間,花蓮慈大實小的學生排隊進禮堂,嘰嘰喳喳的講話聲音在老師規範下寂靜下來,打直身體、手放膝認真坐定,顯得很有精神。可是,還有幾個孩子不聽,在座位上嬉鬧故我……

朝會結束,剛才那幾個不守秩序的學生,被老師帶到室外練習排隊。

最牛性的學生當排頭,老師在一旁指導正確的踏步擺手動作,只要有人動作不確實、腳步散漫,老師便耐心地一再提醒修正。十來分鐘後,老師點了點頭,滿身汗的孩子們散隊跑回教室,留下那個帶隊的孩子,老師與他細細說了五分鐘。「不守團體紀律的孩子,就讓他們知道紀律的重要性。讓最調皮的孩子負責整隊,往復過程中,就知道隊伍整齊需要大家的用心,少一個人都不行。如果孩子的表現好,自然要給予鼓勵,他才能把榜樣學起來。」慈小老師笑著回覆我臉上的疑惑,沒有絲毫不耐。


學合群,學進退

現代社會生育率降低,不少孩子都是在寵溺的環境裏長大,自我意識較強;需要適當地引領他們同理、尊重他人,而能合群懂禮、知進退。校長楊月鳳表示,個性頑拗、易與人起衝突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耐心對待、找出最適宜的溝通方式,讓他們了解群體生活的分寸與規律。

茶道課上,一個剛轉學來的男孩在安靜幽雅的教室中坐如蛇扭,左右張望,不時大聲發言插話,與班上其他專注而靜定的孩子明顯差異。老師對此狀況並不特別注意,倒是與他同桌一左一右的兩個女生,不時對著他以手指按住脣間,微笑示意噤聲。

「新進入慈小的孩子,因對環境不適應或不熟悉慈小規矩,舉止或有格格不入之處。奇妙的是,班上學生會自發地良善引導與糾正,藉同儕影響來轉化氣質。這比起老師的規訓還有效。」楊月鳳笑著說。

而在改善性格的過程中,與家長的溝通聯繫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讓生活教育可以從學校持續到家中。楊月鳳於新生訓練與家長的座談時這麼提到:「在社會、學校、家庭的三者互動之間,家長與老師的密切聯繫,是讓學生狀況穩定的重要因素。我認為,所有學生都是任何一位老師的學生,擁有每位老師的關懷引導;所有家長都是任何一位學生的家長,要關心每位慈小孩子。」

全方面的關懷與照顧,孩子在環境濡染中自然可以養成良好習慣,接受良好禮節。


相信孩子有一天會做到

茶道、花道教室裏正進行人文課,當兩班學生舉杯品茗、拿花凝視著,一個孩子坐在離教室遠遠的中庭地上不願上課,老師蹲下身與他慢慢溝通;但執拗的孩子持續尖叫、擰著不起身,老師繼續好言好語,溝通半個小時之久。

一年級教室裏,孩子們上著英文課,但在旁邊一間空教室,老師輕輕握著兩位淚眼而倔強孩子的手,傾聽他們訴說爭執經過。

在孩子學習到自律與配合團體活動之前,需要老師耐心溝通與叮嚀,慈濟小學很重視這個部分。

學生們提著美術用品包穿過走廊往美術教室走去,一一坐定;只見班導師帶著一名怯懦的小男生走進教室,交給美術老師,「他沒有帶美術用具,不敢來上課……」笑容中帶有歉意。

美術老師心平氣和地對其他沒帶用具的學生說:「連續幾次都沒有帶用具,要怎麼畫畫呢?」

「學生在生活規律上的脫序,要由老師一再地嚴格提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由家長來收拾殘局。」校長楊月鳳說:「孩子上課沒帶用具,就請他在聯絡簿上記錄下來,一方面自我警惕、提醒下回一定要帶,另一方面也讓家長了解:孩子得為自己的課程與作業負責。」

「我們對孩子很嚴格。」一頭白髮、說話中氣十足的楊月鳳認真說道:「我所謂的『嚴格』,並不是體罰孩子、或要孩子做與他所犯的錯誤不相關的事;而是教孩子將他沒做到的事情『做到為止』。他若做不到,我們便努力再努力、一教再教,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做到。」


活潑又不失分寸

中午,慈小孩子穿上圍兜、餐帽、口罩,宛如整潔小廚師,為排隊打菜的同學服務。行伍中,學生以手勢表示分量多寡,流動的隊伍有安靜的秩序,只有匙碗相碰的聲音。在這之前,必有學生端飯打菜,恭敬奉上老師桌前,老師則端坐回禮感謝。

仿古的禮樂情節在慈小教室每日上演,而家長最能感受到孩子日益的轉變。

放學時間,孩子們三兩玩鬧著、在草坪上奔跑,滿臉笑意。開車的、騎摩托車的家長早在校門口拎著鑰匙引頸盼望。孩子慢慢晃到校門,還與朋友依依難捨;有的孩子甚至在家長催促下,老不情願地哭了起來。

李松錡的爸爸在側門等著接他回家。李松錡剛從板橋轉學過來就讀三年級,雖然才開學沒多久,李爸爸已在生活間感受到孩子的改變。「慈小的生活教育做得很好。以前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凡事得順著他,現在他已經會主動說『謝謝、請、對不起』了,看到長輩也會稱呼,這是過去的他不可能做到的。」

一年級曾正也是從台北轉來的,曾媽媽說:「孩子在學校參加社團,回家注重生活習性,每天都很快樂!」她也強調:「學業成績要靠自己努力,但培養品行的環境難求。」

孩子受環境化育的程度比想像中還快;一個就讀台北私立名校的三年級男生,在校成績優秀,但沒有生活能力。「他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木訥寡言的孩子。」徐秀雯受孩子父母之託,帶他轉學來念慈小。

剛轉學只一個星期時間,孩子父母激動地與徐秀雯分享著,孩子如何熱烈地談著學校的生活,討論班上事情的細節,心情是多麼愉快。「他的心開了,再也不害怕說錯話了,看到老師都會快樂地說:『老師好!』」

夕陽西落,每位學生與老師、同學敬禮道再會,一臉滿足地回家了。空曠的操場、水池、菜園、沙坑、蝴蝶步道、社團教室,明天仍等待著孩子,在花蓮的大山大水中度過愉快而充實的童年。

料來源:取自慈濟月刊45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