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教育志業20年 培養人才說從頭
2009-10-16 | 慈濟基金會
慈濟教育志業20年了,20年前,證嚴上人有鑑於東部醫療人才招募不易,為了培養護理人才,歷經千辛萬苦,在花蓮成立了慈濟護專,後來改制為慈濟技術學院,特別開辦原住民公費班,讓原住民少女們能學習一技之長。並且破天荒的開設花道茶道等人文課程,當初這些做法,曾經被視為另類,甚至不自量力,但走過二十年,當年的學生現在都在各大醫院為病患服務,回首看,為教育投注的所有努力,走過所有艱辛的路程,現在看起來都相當值得。
慈濟護專創校107名新生 卻有兩萬多名會眾觀禮祝福
20年前的砂婆礑溪畔,還是一片荒蕪,因為證嚴上人一念為教育的心,讓來自各方的愛,點滴匯集,如今,同樣的砂婆礑溪流沿岸,一棟棟美麗的校舍,從平地起,這裏已經是培育護理醫療相關技術人才,重要的搖籃。
慈濟技術學院校長 洪當明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第一棟到五棟大樓,來的時候,只有一棟三層樓的,到最近的研究大樓也蓋起來了,不斷成長。」
慈濟技術學院從最早期的護專開始,至今已經成立20年, 1986年慈濟醫院落成,醫療志業起步之後,上人發現國內,尤其是東部地區的護理人才非常欠缺,除了要解決東部所需的護士來源外,也希望培育出具有慈悲為懷的護理人才,因此決心要籌建慈濟護專。1989年9月17日,慈濟護專創校,在開學典禮當天,107名新生入學,卻來了兩萬多名會眾前來觀禮祝福,慈濟的教育志業,也從此時開始扎根啟航。
慈濟的校風,從護專開始奠基,尤其重視品格與品德教育,追溯之所以要穿制服的淵源,還是上人的一念悲心,要從外在的平等開始,照顧每一個來到學校唸書的孩子的心。
慈濟技術學院前校長 張芙美表示:「最記得上人跟我講,來的時候,他說我們的學生都要穿制服,她說為了平等,制服沒有所謂的貧富啦,因為我們要招收的還有一些是原住民的學生,家境非常的貧窮的,他就說你一穿制服就沒有貧富,不會去追求名牌,然後學生可以安心讀書。」
整齊的形象 茶道與花道的意涵
有了整齊的形象,接下來是人文教育,慈濟護專一設立,就有了別的學校沒有的人文室,推出茶道花道課程,這樣的課程,過去不被教育界所認同。
慈濟大學主秘 洪素貞表示:「每一次評鑑有外面的學者來就會問說你們上什麼,你們這是正式的課程嗎?你們為什麼要上這個課?」
當時擔任人文室主任的洪素貞,談到慈濟教育的創新,仍然堅定而不悔。
慈濟大學主秘 洪素貞:「一個小孩子怎麼懂得待人接物,那就是茶道,懂得佈置家庭那個其實就是花道,那個美學的概念要出來,將來可能是人家的護理長,將來是人家的老師,將來可能會是人家的媽媽,人家的媳婦,你不能用一個角色走遍天下,你要隨時能夠轉化那個角色。」
陪伴孩子一路成長的懿德母姊會,也是從護專開始,由慈濟志工負起孩子在學期間,心靈輔導,與生活照顧的責任,讓年輕學子在學期間,不只在專業領域更上一層樓,人文品格也同時獲得滋長,這些都是過去不曾出現在教育體系的創舉,雖然引起不少質疑,卻也成為慈濟教育的一大特色。
慈濟大學主秘 洪素貞表示:「從創立以來,就一直跟別人有很大的不一樣,可是我們就想說,沒有不為什麼人生不能有創意,我覺得上人的創意,今天看起來,都是一個非常根本而永恆的價值。」
慈濟技術學院前校長 張芙美說:「上人這種專業跟人文並重的這個教育理念.是非常的崇高的,怎麼讓每一個人都是很好的國民,公民,或是甚至一個家庭的份子,這是非常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素養。」
慈濟教育20年,從護專到技術學院,荒地變良園,造就無數的莘莘學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如今他們也在全台醫療院所,發揮醫護專長。
(大愛新聞 劉蓁蓁 鄧明怡 花蓮報導 2009/10/16)
慈濟護專創校107名新生 卻有兩萬多名會眾觀禮祝福
20年前的砂婆礑溪畔,還是一片荒蕪,因為證嚴上人一念為教育的心,讓來自各方的愛,點滴匯集,如今,同樣的砂婆礑溪流沿岸,一棟棟美麗的校舍,從平地起,這裏已經是培育護理醫療相關技術人才,重要的搖籃。
慈濟技術學院校長 洪當明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第一棟到五棟大樓,來的時候,只有一棟三層樓的,到最近的研究大樓也蓋起來了,不斷成長。」
慈濟技術學院從最早期的護專開始,至今已經成立20年, 1986年慈濟醫院落成,醫療志業起步之後,上人發現國內,尤其是東部地區的護理人才非常欠缺,除了要解決東部所需的護士來源外,也希望培育出具有慈悲為懷的護理人才,因此決心要籌建慈濟護專。1989年9月17日,慈濟護專創校,在開學典禮當天,107名新生入學,卻來了兩萬多名會眾前來觀禮祝福,慈濟的教育志業,也從此時開始扎根啟航。
慈濟的校風,從護專開始奠基,尤其重視品格與品德教育,追溯之所以要穿制服的淵源,還是上人的一念悲心,要從外在的平等開始,照顧每一個來到學校唸書的孩子的心。
慈濟技術學院前校長 張芙美表示:「最記得上人跟我講,來的時候,他說我們的學生都要穿制服,她說為了平等,制服沒有所謂的貧富啦,因為我們要招收的還有一些是原住民的學生,家境非常的貧窮的,他就說你一穿制服就沒有貧富,不會去追求名牌,然後學生可以安心讀書。」
整齊的形象 茶道與花道的意涵
有了整齊的形象,接下來是人文教育,慈濟護專一設立,就有了別的學校沒有的人文室,推出茶道花道課程,這樣的課程,過去不被教育界所認同。
慈濟大學主秘 洪素貞表示:「每一次評鑑有外面的學者來就會問說你們上什麼,你們這是正式的課程嗎?你們為什麼要上這個課?」
當時擔任人文室主任的洪素貞,談到慈濟教育的創新,仍然堅定而不悔。
慈濟大學主秘 洪素貞:「一個小孩子怎麼懂得待人接物,那就是茶道,懂得佈置家庭那個其實就是花道,那個美學的概念要出來,將來可能是人家的護理長,將來是人家的老師,將來可能會是人家的媽媽,人家的媳婦,你不能用一個角色走遍天下,你要隨時能夠轉化那個角色。」
陪伴孩子一路成長的懿德母姊會,也是從護專開始,由慈濟志工負起孩子在學期間,心靈輔導,與生活照顧的責任,讓年輕學子在學期間,不只在專業領域更上一層樓,人文品格也同時獲得滋長,這些都是過去不曾出現在教育體系的創舉,雖然引起不少質疑,卻也成為慈濟教育的一大特色。
慈濟大學主秘 洪素貞表示:「從創立以來,就一直跟別人有很大的不一樣,可是我們就想說,沒有不為什麼人生不能有創意,我覺得上人的創意,今天看起來,都是一個非常根本而永恆的價值。」
慈濟技術學院前校長 張芙美說:「上人這種專業跟人文並重的這個教育理念.是非常的崇高的,怎麼讓每一個人都是很好的國民,公民,或是甚至一個家庭的份子,這是非常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素養。」
慈濟教育20年,從護專到技術學院,荒地變良園,造就無數的莘莘學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如今他們也在全台醫療院所,發揮醫護專長。
(大愛新聞 劉蓁蓁 鄧明怡 花蓮報導 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