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研究佛學 法鼓佛學系規畫宗教師培訓

2022-07-26   | 慈濟基金會
鄧偉仁主任認為,「佛教學院」理想而完整的佛教教育應該包括學術、宗教實踐與社會實踐三個層面的專業教育。(攝影者:廖文聰,地點:靜思精舍人文講堂,日期:2022/07/22)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是哈佛大學宗教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包括漢傳佛教研究思想史、巴利文佛教古典漢文文法。2022年07月22日鄧偉仁主任以「臺灣佛教宗學與宗教師之展望」為題,提出自己對「宗教聖職教育的當代展望」的看法。
 
信解行證 落實社會責任
 
他以「討論高等教育脈絡下佛學學術研究與宗學的異同」與「展望高等教育脈絡下,宗學教育與宗教師教育優勢與機會」為主的兩大主題申述自己的看法。
 
臺灣高等教育對佛教教育與宗學研究主要存在於各大學哲學、歷史、中文等系所,以及相關的宗教系所,而「宗學教育」其實早在佛陀時代就有法的討論(dharmakathā),而「學者」這詞也是從宗教來的,像經師、論師、義學僧等也是從宗教來的,他們也做了很多像我們今天講的宗學學術的論述,如《清淨道論》、《大毗婆沙論》、《俱舍論》、《大智度論》、《中觀論》等等。
 
傳統宗教比較擔心的知識,煩惱障與所知障,「所知障」比較易理解的是排斥知識,《安慧唯識三十頌註》裡的解釋是障礙對一切應該認識的事物的正確認識,意思是說認識本身不是問題,而是缺乏認識是問題,所知障會障一切智,而一切智對大乘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不像煩惱障會障礙涅槃。
 
僧人的宗教教育與學者的學研究在目的上有所不同,宗教教育講的是佛法久住與利益眾生,而學術研究是希望對各種佛教思想、歷史、語言、社會意義知識的增進,方法上在掌握文獻義理、歷史、個人與社會意義上大致相同,但僧人會比較重視修證與社會實踐及弘法利生。
 
再談到「臺灣佛教宗學教育與宗教師教育之展望」,首先,對教理的面向言,佛教宗教師最根本的基礎是培養經師、論師與深入經藏,也就是要對經典要有掌握與能夠解讀,尤其須具備有對於儀軌禪修理論的修行。
 
再來要有跨宗教或跨宗派的認識,認識其它宗教的觀點,一方面可以突顯佛教殊勝處,另一方面可以與其他宗教對話、甚至合作共同面對與解決現代社會問題;第三,要能有宗教實踐的專業能力,例如了解推動與帶領修行與各種法會儀式,或是像去監獄關懷要有法律常識等等,也就是除了佛法也要結合社會不同的專業領域。
 
第四,佛教對社會的介入,宗教團體作為公民社會的一份子,佛教宗教師如何以佛法智慧,對社會制度與文化提出建言,如何在重大社會議題提出適當有佛法智慧闡述,所以,有系統的規劃宗教師培訓,不但可以訓練優秀的佛教宗教師、落實佛教教育的社會責任,更可以擴大佛教對社會貢獻的面向,甚至與國際佛教接軌合作,貢獻國際社會。
 
因此,鄧偉仁主任認為,「佛教學院」理想而完整的佛教教育應該包括學術、宗教實踐與社會實踐三個層面的專業教育。能夠結合臺灣佛教資源,鼓勵更多優秀年輕學生認識佛教學這個尖端且跨領域的學科,進而加入佛教教育的行列,為未來發展更有人文關懷及生命靈性的事業與志業奠定基礎,是他一直以來的期待。
 
(文:李志成 花蓮報導 2022/07/2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