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吟 再也不想出局

2013-06-15   | 謝旻燕 林淑緞
王秀吟於臺中小巨蛋經藏演繹中,用心捕捉每位演出者的身影,並與合心窗口陳麗雪(右)端詳影像是否圓滿。(照片提供:王秀吟)
「師姊!請站過去一點,噢!好,好,就這樣。」一手緊握相機鏡頭,一手調著光圈,身材嬌小的王秀吟踮著腳尖、神情專注地盯著觀景窗的畫面,不時地還撥出一隻手,左右搖擺指揮被拍攝者站立的位置。要求完美的她,個性有點「龜毛」,總是不厭其煩地「喬」(臺語,調整之意)左或右一點,直到滿意才按下快門,只為了要攫取最美的畫面。

現在,眼神充滿自信的王秀吟,出勤務時總是一身行頭,相機、角架、長鏡頭等配備一樣不少,一副專業的架式。她說:「五十八歲進入慈濟時,還是個對攝影技術一竅不通的門外漢,更別說電腦軟、硬體的運用。」儘管秀吟只有初中畢業,但因為她的勤奮和求知欲,一路走來,卻不曾讓她停止不前。

心動不如行動 苦學突破障礙

「秀吟師姊!來學攝影,保證妳不會學到會,又不用繳學費啦!」林雪花師姊賣弄她慣有的推銷術,叫她不動心也難。

「我都這把年紀了,學得會嗎?」雖然有點懷疑,但她心想,家裡已有現成筆記型電腦與數位相機,不如就試試吧!

年過半百、身材不高的王秀吟,在臺中小巨蛋架起相機捕捉菩薩身影,她很感恩退休後的日子能忙忙碌碌做菩薩 ,不是庸庸碌碌過日子。(照片提供:王秀吟)
2008年,社區舉辦的錄影基礎課程,王秀吟硬著頭皮就去了。儘管講師陳祐隆在臺上說得口沫橫飛,又是該如何剪輯、又是怎麼做特效,坐在臺下的她,初次接觸,一點概念都沒有,她笑說:「簡直就是『鴨仔聽雷』,聽得滿頭霧水。」

正當坐立難安時,坐在身旁的林耀章師兄看出了端倪,伸出了援手。但因對電腦的操作不熟悉,還是跟不上進度。「兩個多鐘頭的課程內容,有聽沒有懂,最後,只好拷貝軟體自己回家練習。」秀吟回憶當時的窘境說。

回家後,她不死心,開始依樣畫葫蘆,按照中文步驟自己摸索,經過長時間鍥而不捨的練習,終於學會了將照片製作成簡單多媒體的軟體。她很興奮,覺得突破了電腦使用上的障礙,一定可以幫助自己一臂之力。

此後,陸續參加多次圖像志工簡宏正的攝影課程,學習到相機構造與拍攝技巧,也實際參與社區人文真善美勤務,秀吟開始用鏡頭記錄慈濟歷史,留下菩薩足跡。

營隊初試啼聲 挫折接踵而來

在社區,經過理論與實務交替運用不斷的練習,秀吟的照相技術日益純熟。2009年3月,經由林雪花師姊推薦報名參加花蓮舉辦的「實業家生活營」。從來沒有參加過大型營隊的她,內心忐忑不安。

王秀吟(右)在大里環保教育站的基礎課程外拍中,教導年輕志工熟悉相機功能。(照片提供:王秀吟)
「到花蓮參加營隊,可以增加一甲子的功力喔!」雪花師姊再次鼓勵她。

秀吟一心嚮往著花蓮風光之美,又有同社區林淑緞師姊的陪伴和壯膽,家人終於放心讓她單飛,跟隨著團隊來到了花蓮靜思堂承擔勤務。

第一天派班,相片照的不多,秀吟自認為很努力,也覺得照得還算滿意,除了出班外,鎮日埋首於電腦前整理所拍攝的相片檔案。求好心切的她,忙著將角度不好的相片「裁切」,把多餘雜亂的影像去除,呈現出所要表現的主體。

那一刻,秀吟顧不得桌面上,餐盒裡的飯菜已由熱變成冷,也忘了自己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必須定時服藥。但,當發現自己辛苦拍來的相片,沒有被選用時,本來還有點沾沾自喜的她,頓時被隨即而來的挫折感掩蓋,整個心情幾乎盪到谷底。

「也許是還沒抓到光圈與速度的要點吧!還是相機功能已不敷使用了?」秀吟胡亂地猜想。

「妳照得很好啦!真的!」忙著採訪、撰稿的淑緞師姊發現她眉頭深鎖,不時地轉過頭來為她加油打氣。接著,「藥吃了沒?」「打電話回家了沒?」又是一句句叮嚀,觸動秀吟內心深處。

「不敢打回去,怕聽到先生、女兒的安慰聲會忍不住哭出來。」滿腹委屈的秀吟,眼睛盯著著電腦畫面上一張張用心拍出來的相片,失望、落寞的情緒像洪水滾滾漲滿心頭。

拿起相機就忘齡的王秀吟,在社區基礎攝影外拍課程中,專注用心地學習如何取景。(攝影者:江金連)
那幾日,念頭起起伏伏,腦子在巨大的時空中旋轉,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但在人文團隊不斷地鼓勵下,心情漸趨緩和。不過,那一刻,她卻在心底暗自盤算著,回臺中後就要退出人文真善美團隊。

好不容易,捱到營隊的最後一天。活動圓緣時,當她收到師父致贈的結縁品,內裝有一張靜思語寫著「要忙忙碌碌做菩薩,不要庸庸碌碌過日子」。秀吟定睛看著,若有所思,心裡有著無比的震撼。

「也對啊!往後退休的日子,我一定要忙忙碌碌做菩薩 ,不要庸庸碌碌過日子。」她的心不再那麼沈重,想要退轉的念頭一掃而空。

壓力化成助力 樂章譜上音符

回臺中後,在先生及女兒的護持下,快速地更換新相機,秀吟用心鑽研不用閃光燈的情形下,如何抓準光圈與速度。一次一次的練習,愈發駕輕就熟,此後出勤務她不再有壓力、不再想退縮。

2010年12月隆冬之際,適逢精舍主堂興建,秀吟跟著人文團隊回花蓮做為期八天的活動紀錄。這也是她第一次進到靜思精舍,一切是那麼地陌生。當時,同是來自中區的王冬村師兄自告奮勇當嚮導,帶領大家認識環境。看著王師兄雖然七、八十歲高齡,仍扛著錄影器材爬上爬下地錄影,卻不覺得辛苦,反而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真的是人品典範!」秀吟心中暗自佩服。雖然自己年紀也不輕,體力也不是那麼好,但她還是希望也可以和王師兄一樣,做慈濟做到兩鬢斑白,快樂依然。

八個工作天裡,後山的天候陰晴不定,有時還細雨霏霏。她跟上跟下,登高望遠,拿著相機紀錄志工辛苦的足跡。站在主堂屋脊上,看著風捲著雲在天空奔跑,秀吟愉悅跳躍的一顆心,擺脫了之前參與營隊那種緊張、壓力。這會兒她充滿了自信與活力,終於生命的交響樂章譜上音符,彷彿隨時都在蕩漾出輕快的樂曲……
王秀吟很感恩先生和女兒用心用愛全力護持,她也歷經一次一次的出勤練習,愈發駕輕就熟,不再有壓力、不再想退縮。(照片提供:王秀吟)

踏上攝影不歸路 撞了牆也不回頭

「師姊,這次要拍的人間菩薩,妳那裡有他的相片嗎?」電話那一頭,朱清流師兄問。

「安啦!沒問題,都建檔在我的資料庫裡。」秀吟推推鼻樑上的眼鏡,輕鬆以對。她很用心,對於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總是費盡心思分門別類,耗時整理、記錄建檔,讓人文團隊有需要時,即可輕易地取得相片檔案。

「到現在我也還在努力,想要讓自己的攝影技巧更加精進!」秀吟只要談到她最愛的攝影,患有「乾眼症」的一雙老花眼,馬上露出炯炯有神的光芒。儘管書讀得不多,靠著一分認真、一分執著,又有先生及女兒疼惜、關愛做後盾,一路走來,漸漸有倒吃甘蔗的香甜,她輕鬆笑看來時路,將用「勤」續燃生命的火花。

(文:謝旻燕、林淑緞 臺中報導2013/06/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