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捲風電影所沒有的關懷

2017-03-15   | 范聖宗
遞上毛毯,再來個擁抱,志工發放毛毯和救助金,讓災民受驚恐的心,給予一個安定的力量。(攝影者:范聖宗,地點: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日期:2017/02/24)
初春的美國德州中部一個原本晴朗溫暖的春天,入夜後卻開始風雨交加;一陣狂風、暴雨,加上突擊的閃電、冰雹,接連重擊中部奧斯汀及聖安東尼附近城市。氣候的劇變釀成天災,居民們在暗夜中充滿驚恐,頓時無法承受。

根據氣象中心紀錄,2月19日近午夜時分共有六個龍捲風接連登陸,以每小時一百零五英哩(約一百六十八公里)的風速侵襲,造成了逾百戶民宅受損。許多夜深準備入眠的民眾們,突然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只能任由大自然擺佈。

災難發生後,慈濟志工決定25日在聖安東尼市的一所教堂裡舉行發放。志工們當天共援助了十九戶住家,發放毛毯二十五條,並依照不同的受災程度、家庭人數及經濟狀況發放救助金,總計發放六千四百美元,給予受災民眾一個安身與安心的力量。

風雨交加家園變

一陣狂風、暴雨,加上突擊的閃電、冰雹,接連重擊中部奧斯汀及聖安東尼附近城市。氣候的劇變釀成的天災,讓居民們度過一個永生難忘的夜晚。(攝影者:范聖宗,地點: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日期:2017/02/24)
一場無情的災難帶給災民無比的驚恐及造成財產上極大的損失,讓他們承受不起。在發放現場,志工傾聽災民的心聲,能夠體會他們當時受驚嚇的心情。「那天晚上我已經躺在床上了,然後轟的一聲,我家的屋頂就飛了。」亞德里安誇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掩飾不了他失去家園的落寞。

回憶龍捲風襲擊的當晚,亞德里安繼續說著:「晚上風雨越來越大,我太太打開門要把我們的寵物豬叫進來,沒想到門一關,電燈就全暗了。」

接下來的狀況,就如電影中的情節一樣。「砰!」一聲,後院的窗戶飛過飯廳打在牆上;再「轟!」一聲,孩子房間的屋頂如棉被般被風掀起,被嚇呆的四個孩子突然衝進臥室裡。全家人協力用床墊把窗戶蓋住並躲在床底下,彼此依偎在一起。整個夜晚,就在漆黑的暗室裡,閃電的微光和不停呼嘯的風聲中,膽顫心驚地度過。

過程中,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分鐘,亞德里安卻有如在漫漫長夜中度過。漸漸地,風勢減弱了,他打開房門,看到滿目瘡痍的家園,瞬間滂沱大雨從天窗中傾盆而下。當時,一家人顧不得穿戴是否整齊,手拉著手穿越已損毀的圍牆,倉惶地逃向鄰居家中。志工一邊聽著亞德里安的敘述,一邊感受到他驚惶的心。

一夕之間無常現

被風吹飛了的窗戶,及失蹤了的屋頂,災民訴說著大自然的威力,及當晚這家人所受到的驚恐。(攝影者:范聖宗,地點: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日期:2017/02/24)
撐著拐杖的羅伯特和太太蘇珊亦是嚴重的受災戶,羅伯特描述著自己的遭遇時,語氣中還帶著顫抖:「強風把我家的屋頂吹開了一個大洞,然後水就像漏斗一樣從那個洞裡倒進來。」短短幾分鐘內,原本乾爽的房間就累計了六英吋深(約十五公分)的積水,幾乎全部的家當就這樣泡湯了。

一旁陪伴的志工李淑錦聽了,感同身受,除了發給毛毯外,也安慰著羅伯特:「暫住女兒家先安身,慈濟的救助金可以先讓你們安心,等到保險金下來後,再慢慢重建自己的生活。」蘇珊聽聞慈濟的環保毛毯,蘊藏著來自全世界的祝福與溫暖,表示很感恩。

而住家離聖安東尼約三十分鐘車程的雷內,受災的情形亦相當嚴重。家境不錯的雷內住在挑高兩層樓的住宅區中,在19日當晚卻慘遭雷擊。他描述著:「那天午後,我太太聽到一聲巨響,接著窗外就出現一道強光。」雷內剛開始不以為意,正準備就寢,當抬頭一望,才驚覺屋頂已著火。夫妻倆倉皇地叫起兒子,即逃往鄰居家中求救。

強風助長強烈的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凌晨三點,才由五個消防隊控制住。火勢被撲滅後,風雨也漸漸停歇。然而僅穿著睡衣的一家人,卻因為火災現場被封鎖,有家歸不得。所幸,雷內一家人靠社區鄰居的互助,才有換洗的衣物和暫時棲身的地方。雷內表示,全家人一時被人間的溫情所包圍,甚為感動。

親往關懷遞溫情

不善言語的師姊們,一個溫暖的擁抱依舊能夠跨越種族的藩籬。(攝影者:范聖宗,地點: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市,日期:2017/02/24)
發放活動告一段落,志工在回程的路上,特地前往關懷奧斯汀附近城市的受災戶。因為路途的遙遠,這些受災戶並沒有到聖安東尼的發放現場接受發放,志工們決定親自來現場了解他們受災的情況,並予以援助。

志工來到災區現場,眼前盡是滿目瘡痍的景象。行動房屋因經不起強風的摧殘,窗戶、屋瓦化作散落一地的碎片,而停在家門口的車輛也遭天外飛來的鋅板擊破車窗,及被紛亂的雜物重壓而損壞。

志工們遇到三戶人家的住宅因風災而全毀,且有一戶人家的屋頂也被摧毀受損。志工們及時應災民的需求,當場研擬後即發放救助金及毛毯相助。

「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走過去。」志工們感受到災民的驚慌與失措,透過發放將溫情與愛送到他們的手上,一股助人的力量,給予他們心靈的依靠。【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范聖宗 美國德州報導 2017/02/2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