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煮飯 也能給溫暖熱食

2016-12-15   | 蕭惟斌、黃慈俛
紐澤西志工十多年來在冬天發放熱食,帶著微笑送溫暖。(攝影者:蕭名景 地點:美國新澤西中部布朗斯維克伊萊嘉熱食中心 日期:2016/12/03)
對一個只會煮泡麵和白飯的中年男子而言,為什麼要常常往美國紐澤西伊萊嘉廚房跑呢?

冷冽冬天供熱食 十多年不間斷

一年四季中,冬天氣候寒凍,對於貧窮殘病的人來說,這時候再受到飢寒交迫,是最難受的事,因此,慈善單位常在冬天,來進行物資發放。過往新澤西慈濟志工都會藉著這段期間來進行一些發放,十多年來在伊萊嘉(Elijias Soup Kitchen)就定下了熱食與送暖時間表,從不間斷。

在美國的福利制度下,社會福利金都會在月初發放,所以月初的餐點服務通常來領取熱食的受助者通常不多,但是2016年12月3日卻一反常態,來了約六十多位民眾,志工們也藉著這個機會把溫暖禦寒物送到他們的手中。

今天(12/3)有些新來的長者與年青客,多次詢問志工,確認菜餚是否全是素食?因為他們都是素食擁護者。能夠讓他們認識素食的美味,愛護動物生命,那種立刻得到的成就感,是非常美好的。

即使不太煮飯的志工,來了就是捲起袖子一起幫忙準備熱食。(攝影者:蕭名景 地點:美國新澤西中部布朗斯維克伊萊嘉熱食中心 日期:2016/12/03)
志工蕭惟斌的太太總是很奇怪,為什麼自己的先生明明不會煮飯,卻很喜歡參加熱食中心的服務?在她心中,先生應該只是去幫倒忙而已。但蕭惟斌分享,慈濟服務遊民和低收入戶的餐點,是從零做起的,自己能看著種種食材,經過志工們精心烹調後變成美味可口的餐點,再看著他們大口大口的把菜餚全部吃光光,自己也由衷同意大部分的用餐者對這場素食饗宴的讚美。

只取所需不貪求 付出的人改觀感

今年(2016年)新受證慈誠的邰竹生、新委員陳學珍和蘇寶瑋也到場協助發放事宜。別看這小小一件事,這群剛受證的委員與慈誠,都細心的把各種不同顏色的毛帽,手套和圍巾進行配色,成為一套一套的禮物,彎腰尊敬的送到對方手中。

許多人吃了志工所準備的餐點,接受溫暖的禮物後,帶著滿足微笑和志工們合影,親切如一家人。其中一位還告訴志工,今天是她的生日,小禮物剛好成為生日的賀禮。

多年來頭一次,完完全全,幹乾淨淨的把所有的食物派光光。那種成就感讓志工們興奮的手舞足蹈。(攝影者:蕭名景 地點:美國新澤西中部布朗斯維克伊萊嘉熱食中心 日期:2016/12/03)
一位從臺灣來的黃先生,多年來都會出現在受助隊伍中,相對於其他人總是毫不猶豫地領受所有的志工準備的熱食與物資,黃先生只拿了他所缺少的手套而已。他告訴孟菲斯志工黃慈俛,自己沒有親人可以依靠,只能住在避難所,他對佛法很有興趣,年輕時有過一些鑽研,知道貪念是很可怕的「三毒」之一,所以儘管生活不豐裕,但是他卻很知足……

看著黃先生,蕭惟斌回想自己曾經對於定期的發放有過很多念頭:「為什麼這一個人看起來衣著這麼光鮮,還來吃這免費的食物呢?」「為什麼這個人這麼多年了,還是不停的來呢?」「為什麼這個家庭多拿了一些回家,會不會太貪心了?」如今,蕭惟斌領悟到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也察覺自己這些妄念和分別心,漸漸的在每一次的服務中,慢慢的消失了。

在回家的路上,蕭惟斌細細的回想了今天的一點一滴,那種付出後的滿足感,就是讓他一直願意來這個最不熟悉的「廚房」服務動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蕭惟斌、黃慈俛 美國新澤西報導 2016/12/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