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 您還說教嗎?

2017-01-04   | 鄭茹菁
隨時隨地不忘報導的大愛總監葉樹姍,來到美國慈濟拉斯維加斯會所,親自示範了什麼是人人都是人文真善美。(攝影者:鄭茹菁 地點:美國慈濟拉斯維加斯會所 日期:2016/12/31)
「大愛臺究竟有沒有起到教化作用?」面對美國慈濟志工的提問,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副執行長兼大愛電視臺總監葉樹姍如何接招?

大愛臺進入網路時代

2016年12月31日,美國拉斯維加斯志工齊聚慈濟會所準備迎接2017年,也迎來了大愛臺總監葉樹姍,她在訪美的私人行程中撥空前往拜會,妙語與正語為大家帶來莫大的信心鼓勵!

當志工團隊為葉總監列隊拍手高唱〈歡迎歌〉,葉樹姍靈機一動,當場取出手機錄影並馬上送出分享,記者出身的她笑著解釋:「走到哪裡都不忘報導。」葉總監說:「如今是『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真善美!」

葉總監表示,慈濟新聞報真導正,平面媒體有月刊書籍,電子媒體有大愛電視及大愛網路電臺。《慈濟》月刊最早曾發行三十二萬本之多,如今只有七萬本,因為要落實環保、保護樹木,月刊近年推行電子版,鼓勵大家閱讀電子版。話雖如此,許多特殊地點必須以紙本版來呈現,例如醫院、美容院、監獄及書軒等處不方便使用電腦或手機。

葉總監說:「如今是『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真善美!」 (攝影者:鄭茹菁 地點:美國慈濟拉斯維加斯會所 日期:2016/12/31)
大愛電視過去以衛星方式收看,從2017年起將進入網路時代,1月1日是臺慶,也是大愛臺成立十九年,成立大愛臺是證嚴上人「科技傳法」的心願,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透過科技立即聞法,如今使用網路,功能更寬更廣,只要在手機或電腦輸入中文「大愛行」或英文 DaaiMobile.com即能收看大愛臺的行動傳法,隨時隨地,不會錯過上人的《人間菩提》或《靜思晨語》等節目。

葉總監知道美國也很重視網路,例如最近的「111世界蔬醒日」即是一個成功例子,透過網路的宣導,邀約到很多人一起響應吃素。

聽到葉總監歡迎志工推薦海外志工的大愛事蹟,志工李錫蘋不解地問:「大愛劇場的故事都很苦,我們這些人沒過到苦日子,怎麼演?」在大家紛紛笑倒之際,葉總監說,一群人做一件事也可以,例如在八仙塵爆的醫院看護期間,志工二十四小時待命,協助家屬採買及處理雜務,讓家屬專心照顧病人,這些小事都是看不見的,但是慈濟無所不在,公道自在人心,總有一天大家都會知道,慈濟的愛一直都在!

自媒體時代即日誕生

志工陳振和向葉總監提出問題:「大愛臺淨化人心有年,但是臺灣的社會新聞仍是打打殺殺,為何社會風氣還是不好?大愛臺究竟有沒有起到教化作用?」

葉總監輕輕嘆了一口氣,娓娓道來慈濟人的心願:「善惡拔河,人多的地方就會贏。」她希望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要努力傳播美善,唯有如此,善的一方才會贏。根據雅虎的調查,慈濟的人多卻分散,葉總監說,勸善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到對的方法。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爭取年輕一代的認同,她看著眼前「有點老,不太老」的志工群,略感沉重地呼籲:「不要等退休,等有時間才要做慈濟,我們要接引社會菁英、有影響力的人加入大愛的行列。」

拉斯維加斯負責人楊大蓉代表歡迎葉總監前來與志工們分享。 (攝影者:鄭茹菁 地點:美國慈濟拉斯維加斯會所 日期:2016/12/31)
此外,鼓勵年輕人收看大愛電視也是一個方法,媒體的影響力過去靠收視率論定,但葉總監不相信「收視率」,她認為電臺與觀眾之間的溝通方式要改變,唯有提供「設立典範」的服務,才能爭取更多人的認同。

葉總監勉勵志工:「作為新時代自媒體的一員,我們應該加緊去做美善的報導,利用電郵、臉書及Line等管道,充分利用網路,一個人可將所有的真善美傳給很多群族,如此好的事情才能擴散得快,善的一方才能更壯大;以前的慈濟報導只靠真善美志工,其實那只是其中一個管道而已,如今有更多管道可發揮,每個人都是自媒體,每個人都有責任教育年輕人,讓他們在渴望科技新知識的同時,也有機會了解善知識。」

「不要用說教的方式接引年輕人。」葉樹姍總監語重心長,指出大愛臺會推出連結e世代的節目,引起年輕人的共鳴,「大愛臺必須堅持守在善方的戰場,而我們需要更多的戰士來守護美善的人間!」【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茹菁 美國拉斯維加斯報導 2017/01/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