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溫馨速寫

藍天白雲的馳援(一)
藍天白雲的馳援(二)
藍天白雲的馳援(三)
原來我也是災民
希望來自互助(一)
希望來自互助(二)
募款更募心
劫後餘生(一)
劫後餘生(二)
化怨歎為感恩

 

相關網站連結

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三心靈悸動篇
卷四百年記憶篇
卷五校園記事篇

慈濟921賑災專案

 

線條
線條
序論 賑災日誌 溫馨速寫 關懷感言 心理輔導 附錄 回首頁

 

《溫馨速寫——賑災點滴》

藍天白雲的馳援(二)

【心靈關懷】

▍國殤日
◎撰文/陳美羿

一面褪了色的國旗懸掛在旗桿一半的地方,有氣無力地垂著頭。沒有風的早晨,國旗一動也不動。

「看!降半旗耶!」一位師姊說。

「啊!對了,今天是國慶日。」大家不約而同叫出來。

九二一大震迄今已經二十天了。整個社會還埋在深深的哀傷中,誰會去記得「雙十國慶」;誰還有心去慶祝過節呢?但是就有人升了旗,卻降一半,向兩千多位罹難的同胞致哀。所以今年的「國慶日」就變成了「國殤日」。

「國殤日」,我們再度來到東勢鎮進行災民普查。

走在路上,居民都主動跟我們微笑、打招呼。問路時,民眾也很熱心的帶路。「她們是慈濟的『愛心媽媽』,來關心我們啦!」帶路的年輕人用客家話向鄰居介紹。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婆也跟著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她說:「十七歲的時候,碰過一次大地震。再來就是這次,真嚇死了!」師姊擁抱她,拍拍她說:「免驚!免驚!」

一位老阿伯的土角厝壞了,搭了帆布棚睡在院子裏,鍋碗瓢盆零亂破落的樣子,像極了大陸的災民。阿伯有兒子住在外地,他就是住不慣城市才會死守家園,儘管家園已經殘破不堪。

走進一個美麗的小院子,看到小小的三合院已傾圯成廢墟。正發愁找不到人時,對面的鄰長跑過來說:「她們搬走了,先生被壓死,太太辦好喪事就離開這個傷心地了。」

「有人房子好好的,硬要報全倒,好詐領補助金。」里長說:「今天我帶怪手要去拆他的房子,他才急急忙忙改成半倒。真是貪心。」

下午到東關街,一名中年男士攔著我們,訴說他的遭遇。想到上人說「多給災民五分鐘」去傾聽他們,於是我們很耐心地聽下去,也再三給予安慰和鼓勵。忽然又聽到有人喊著:「慈濟!慈濟!喂!」回頭一看,是一位老人向我們招手。

「我捐一點小意思,拜託妳們收下來。」他說著就進屋去拿了三千元。老人說:「上個月,有人在農會為土耳其募款,我身上沒帶錢也沒帶金融卡,所以沒有捐,很不好意思。」當我們告辭時,他還豎起大拇指說:「我最喜歡慈濟!」

「災變後,吃的第一碗熱粥是慈濟送的,永生難忘!」開車路過的林先生表示可以提供載送服務,以表示對慈濟人的敬愛。林先生來來回回載了很多趟,又幫忙找路,大大方便了大家的作業。

回到東勢國中的服務中心,有一位婦女來問簡易屋的事。她說:「住在帳棚裏真不方便,過些時候,媳婦就要生產了,怎麼辦?」一位常常送菜來的志工聽了,立刻誠懇地說:「先來我家住,我家還有一個空房間,可以給妳媳婦坐月子。」婦人聽了破啼為笑,兩人互相交換電話住址。

雖然是「國殤日」,但因人間有愛、有情、有互助,傷慟似乎也可以減低許多。

▍另類「收驚」
◎撰文/陳怡伶

一場天災,把活生生的身軀化作支離破碎的肉塊,硬是無情地埋在一堆堆破敝頹圮的廢屋中。軍中子弟在長官的一聲喝令下,扛起救災救民責任。過程中,目睹往生者具具睜大雙眼,露出驚懼表情的面孔,阿兵哥們一面搬運屍體一面哭泣,雙手、雙腳不聽使喚,不停地顫抖著……

此後幾天來,他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這一場夢魘!為了給他們「收驚」,慈濟人在十月八日晚上,於新社中興嶺營區舉辦一場祈福晚會,安撫受驚的官兵及災民。會場上師兄師姊穿插坐落在官兵與災民之中,一起分擔他們內心的驚嚇和惶恐。

「你們這一次好棒喔!災民沒你們不知要怎麼辦!這幾天多虧了你們!」師姊身旁坐著一位身材魁梧、不茍言笑的士兵,她試圖打開話匣子。「哪裏!哪裏!」看似陌生又害臊的士兵客氣地應答著。

「你怕嗎? 」

「嗯!他們晚上會不會捉弄我?您可不可以把手上的佛珠給我?」阿兵哥望著師姊戴在手上的佛珠,表達出他的需求。

「可以呀!其實,你幫助往生者完成他們在世上最後一件事,這是何等殊勝的因緣!他們感激你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捉弄你呢?如果你心裏還發毛的話,把佛珠拿出來念『阿彌陀佛』……不用很多時間,你的心會完全平靜下來的。」

師姊的話剛落耳,只見整排的阿兵哥呼喊起來:「我也要!我也要!」呼聲此起彼落,師姊一一滿足他們的願。

「我們本來是要來這兒睡覺的,因為長官叫我們來,我們不能違抗。沒想到你們的晚會是這麼溫馨、真誠。祈福會上的歌,聽起來很舒服,很有安定感。」阿兵哥道出心底話。

▍給你依靠
◎撰文/陳怡伶

地震後的夜空,因慈濟為災民舉辦的祈福晚會頓時明亮起來。既是受災戶又是救災人的慈濟志工上台分享心得,鼓舞大家提起勇氣,再站起來。

晚會最後有一段心靈交流時間,慈濟志工坐在鄉親之間,親近地交談幾天來內心的驚悸與惶恐。心燈點燃的那一刻,眾人感動的淚水早已不聽使喚地淌下。

來自竹仔坑的阿伯,全場毫無表情,師姊趨前親切地拍拍他的肩膀。「阿伯,您好!」師姊一再地問候,但他就是不答腔,師姊心想,他是聽不見,還是不會說話?

「他從地震後就不說話了!」一旁的鄉親跟師姊說,師姊認為既然不是先天聾啞,那更該跟他聊聊,於是又問他:「阿伯,我坐這裏跟您說幾句話好嗎?」

「地震時,我被一大片土牆壓了兩個多小時,被救出來後,我騎腳踏車想到溪邊洗這一身髒土,沒想到才到半路,連人帶車翻進溝中,撞得頭破血流。幾個小時內,我竟死了兩次,想來真怨嘆……」阿伯打開話匣子,情緒隨著當晚逃生的驚慌全都宣洩了出來。

師姊安慰他說:「阿伯,您能平安逃出來真是幸福!慈濟在這裏陪著您耶,看看您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

「真的嗎?慈濟人真會陪伴我、幫助我?」阿伯半信半疑地問。

「真的!阿伯,您放心,這麼多慈濟人給您依靠。」此時阿伯對師姊產生了一分信任,將他的現況、最需要的協助告訴師姊,師姊也幫他填好大愛屋的申請表格,並答應與他保持聯絡。

「謝謝!」阿伯不斷謝著,還帶著一臉笑意回家;一場祈福晚會,醫好了阿伯的震後聾啞症。

 

【逗陣起厝】

▍圓滿的祝福
◎撰文/陳依欣

十月三十一日正午,位於南投中興新村光明南路口的慈濟大愛一村傳出了陣陣飯菜香,仔細一聞,是鹹湯圓的香味兒,令人垂涎三尺,趕緊順著風向追蹤香味的來源……「原來是搓圓仔慶祝大愛一、二村入厝!」

排隊許久,終於拿到一碗珍貴的湯圓,舀起一匙送入口中,細細一嚼,啊!那湯圓的口感為什麼能這樣又軟又滑又綿綿密密的,大家都忍不住討論起來,這種湯圓從來都沒吃過,到底慈濟的師姊們去哪兒買到這麼棒的湯圓呢?

「哪裏是買的!自己搓的啦!」問到南投第四組組長施秀盼師姊,才知道為了今天的這一頓好吃,還費了番功夫呢!先是買了七斗米,找到認識的朋友將米磨成粉;又擔心煮出來口味不知如何,前一天就召集各路好手,老老少少齊聚在吳昭媚師姊家,開始「試搓」大會。先搓了四斗米,拿一小部分來試煮,分給左鄰右舍嚐一嚐,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結果鄰居紛紛來按門鈴:「不好意思喔,請問還有沒有?」「可不可以再吃一碗?」令師姊們信心大增。

「大家搓著這一顆顆湯圓時,心裏想到災民們終於能有一個棲身之所,都忍不住滿心歡喜,好像從來沒有搓湯圓搓得這麼高興過。」秀盼師姊說著。

身為地主的師姊們看見湯圓受到熱烈歡迎,欣慰地笑了。「昨天試搓湯圓之後,要把湯圓拿去另一位師姊家冰起來時,每一個人雙手捧著一盤湯圓,那分珍重、恭敬和祝福的心情,感覺上就好像捧著要敬拜給佛菩薩的供品似的,每一個人都那樣地小心翼翼。」

是啊!過去的悲痛已然過去,露宿帳棚的辛苦日子也結束了,現在正是要展望未來,重新生活的時候了。這一顆顆湯圓,是大家用祈禱、祝福、喜悅的心搓成的,每顆都有著滿溢的愛和關懷,但願吃下湯圓的每一位大愛村居民,都能收到這分祝福,祝福他們的未來——人圓、心圓、天地圓。

▍經驗真寶貴
◎撰文/林梅雪

台北市大安區慈誠隊中隊長李明忠師兄,因去年負責精舍寮房的因緣,促成了此次中部大里大愛屋工程人員及物品的調配。李師兄表示,工程的規畫、統籌、運作,對一件事的圓滿相當重要。有了幾次參與其他工程的運作,帶給了他很多的寶貴經驗。譬如:廠商進料配合程度及人員的調度、只要稍不留神,即會造成人力、時間的浪費。因此,在大里大愛屋工程方面,也因此減少了許多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困擾,相對在進度方面也比預定的計畫完成得快。

對於大里大愛屋工程進度能順利發展,且階段性地完成,李師兄表示主要是靠大家一起成就的,因為有每個人的參與,願意撥出時間來,才可能把事情做好,真的很感恩大家。

李師兄對待家人也是一樣,當他在慈濟付出時,他感恩太太全心照顧家庭,讓他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同時也感恩孩子,只要他不在家,孩子會適時承擔爸爸平日的角色,協助媽媽照顧早餐店,讓李師兄能全心投入志業。

▍大愛有因緣
◎撰文/許秉瑜

午後,在草屯鎮富林路大愛屋的工地裏,北十三區慈誠鄭清輝師兄,正疲累地坐在座椅上打盹,不料照相機喀嚓的聲音吵醒了他。我滿懷歉意地向他對不起,他卻滿臉帶著笑意。

當他睜開眼睛時,只見兩眼通紅;原來鄭師兄不但負責大愛屋的基礎工程進度,也在現場做電焊的工作。原本一、二期的基礎工程預計在十月二十八日下午六點完工,結果卻超前了四個小時,大家都認為很值得喝采,謙虛的他連說這個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

來草屯工地已七、八天的鄭師兄,在板橋經營鐵工廠,當地震發生後,他就當機立斷把握機緣要來協助災民,自己的工廠不但停擺,甚至還帶著員工來工地幫忙,我想這正是上人以「大愛」為簡易屋命名的最好寫照吧!

▍慈濟是最愛
◎撰文/卓雲

年近六十的鄭昆吉師兄,是棒球界裏響叮噹的名人,曾任職棒「統一獅」隊的首任總教練,現已退休,擔任球評的工作。職棒大賽電視轉播時,常常看到他的鏡頭,聽到他對賽程深入的解析。

十月二十七日,是他第三次來工地支援,他說:「每次來工地都有不同的面貌,如今木屋群即將完工,蓋得這麼快、這麼好,實在使人讚歎慈濟大愛力量的偉大。」

家住台南的鄭師兄,是在七年前因女兒考上慈濟護專(現在慈濟醫院工作),常跑花蓮而與慈濟結緣;如今已是慈誠隊實習隊員。他說:「棒球原是我此生最愛,但現在我是慈濟第一!非常感恩上人大愛精神的感召,才會使我人生有此轉變。」

▍重現廣輪莊嚴
◎撰文/彭秀琴

午後,來到位於九九峰山下一處靜謐的靜修道場——廣輪精舍,精舍內住了五十名出家的常住眾,平日在此修行,研習佛法、續佛慧命。

九二一大地震後,精舍大殿、齋堂、寮房都嚴重龜裂,經評估為需拆除的危險建築。平日這裏屬靜修道場,甚少與外界聯繫;逢此災變,僧眾們的居住成了問題,如今還住在帳棚。上人得知後,非常關懷常住眾安危。由北十一區慈誠師兄陳義明領隊勘察地形後,於十月十七日正式動工,工程包括藏經閣、大殿及寮房四棟約一百二十坪。歷經灌漿、油漆、木工及內部裝潢後,已於十一月十日完工。

來自三重的夫妻檔許朝皆師兄、張耀文師姊參與大愛一村大愛屋工程時,做得滿心歡喜,知道又有這個工程的訊息,立即放下工作,把握因緣再次投入。師姊表示,自己體力不佳,早上工作時,一塊木板需要兩個人才扛得動;到了下午自己竟然能扛起一塊了!雖然香汗淋漓,內心的喜悅卻溢於言表。樹林下的特產「小黑蚊」,送給了遠來的師姊最好的見面禮——「滿頭包」。

工程的負責人陳義明師兄,拿著手機不斷聯絡工程進度需要的材料,一會兒又見師兄上上下下巡視工地,未曾稍歇。皮膚黝黑的陳師兄說,家中事業已由年輕一代接手,自己便能全心投入志業。這次能參與建屋工程,以平等心做得滿心歡喜。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國內國外,大家都是在盡一份該盡的本分。在陳義明師兄身上,慈濟人「務實」的本性顯露無遺。

▍一善破千災
◎撰文/彭秀琴

花白的頭髮,謙和的神情,大愛十二村(草屯大愛村)的負責人廖春貴師兄,是北十三區板橋中隊長。只見他一會兒在工地穿梭瞭解工程進度,一會兒坐在協調中心和其他師兄互相研討,談論工程進度。廖師兄將工程順利全歸功於副中隊長陳火全師兄的企畫得宜,以及全體參與工程人員的凝聚與全力配合。

廖師兄和他的師姊都是榮董,當初家境並不富裕,卻立下弘願圓滿榮董。八十一年在慈濟醫院接受檢查時,發現師姊罹患了大腸癌,在台大醫院接受化療,師姊當下發願勸募一百張醫院病床。化療兩週後,台大醫師對她的病況直說不可思議,居然不必再做化療。

在參與大愛屋興建的過程中,廖師兄仍定時趕回板橋,陪著師姐一起到醫院複檢,再風塵僕僕地趕回工地,真是「菩薩道侶法情長」。廖師兄說,當初答應到草屯參與大愛屋工程時,腳正在疼痛,擔心走在滿是坑洞的工地上,必會更加疼痛;不可思議的是,在承擔這份工作的第二天,竟發現腳痛不藥而癒,走起路來,輕鬆自在、如履平地。廖師兄更深刻體悟到上人所說的:「一善破千災」。

回頁首

慈濟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