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動盪的回憶(一)

陷落諸羅十萬家
打陀螺轉的茶樹
感謝「帝爺公」!
女人的背,小孩的床
六百里湖海山嶽齊動盪
地震文盲
花蓮人的夢魘
歹命人,命大

 

相關網站連結

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三心靈悸動篇
‧卷四百年記憶篇
卷五校園記事篇

慈濟921賑災專案

 

線條
線條
代序 震撼的歲月(一) 震撼的歲月(二) 動盪的回憶(一) 動盪的回憶(二) 回首頁

 

《動盪的回憶‧一》

六百里湖海山嶽齊動盪
◎撰文/張硯秋

又來一次更強的地震,大地顛簸如狂浪中的一葉孤舟,人們東倒西歪無處攀扶,只能聽天由命。

1940年10月22日,花蓮地震之後,由於震動過烈,電訊、陸路交通斷絕,花蓮成了一座孤島,外界對於花蓮的受災情形只能知道一麟半爪。直到兩天後的24日,赴東部打獵的前西康行轅主任賀國光將軍「身經百震」歷劫歸來,及數天後由受傷的記者報導中,才知道花蓮這次地震空前嚴重,緊張、恐怖的情節「比抗戰時重慶躲空襲警報還緊張」。

賀國光將軍在抗戰及國共戰爭中歷經戰仗無數,但依照他當時的說法,這次花蓮地震,是他一生所遇最驚險的一次,也是目睹受災最嚴重的一次。由於巨震不但震度強而且持續,當地相繼出現許多恐怖的謠言:花蓮還會有更大的毀滅性地震,會陸沈,陷落海底、還會有大海嘯,因此市民都驚慌失措地往高處逃命;米崙(今美崙)地區及花岡山附近滿山遍野都擠滿了避難的人群,情況比抗戰時重慶躲空襲警報還緊張。

他在接受當時全民日報、民族報、經濟日報聯合版(今聯合報)的訪問時,做了詳盡的描述;該報記者陳維山也因住處坍塌而頭部受傷,直到次日晚間,才在斷斷續續的餘震中,拿著紙筆在暫時棲身的草地布篷內,心蘊驚悸地寫稿報導當天花蓮市民驚魂動魄的遭遇,於26日刊登。

賀國光是於10月19日與楊森將軍一起搭機飛往東部打獵。地震時,他正準備由花蓮回台北。當天凌晨五點多,花蓮發生第一次強震,民眾在睡夢中被砲彈般的轟隆巨響驚醒,市內房屋許多已被震塌;在一片傷痛慘叫聲中,呼兒喚女、扶老攜幼,紛紛從室內跑到室外躲避。由於發震時大部分人都好夢正酣,因此死傷相當慘重。

自第一次震動發生以後,相繼有數十次大、小地震接連發生;於是,大家繼續逃難,由房子裏逃到戶外、街頭,再從街頭跑到廣場、郊區,大家都不敢回家。從初震開始,許多人家根本還沒做早飯,即使做了也來不及吃就匆匆奪門而逃;但市內商店關門、餐飲店閉市,大家都急著避難沒人做生意,因此,人人飢腸轆轆,卻只能餓著肚子不敢回家。

此時,還會發生更大災情的地震的傳聞開始散播,有人說十一點至十二點之間會發生,有的說會發生在下午三到五點,使得市民更加惶恐萬狀,紛紛跑向地勢較高的花岡山體育館避難。

接近中午,約上午十一時五十分左右,真的又發生了一次更大規模的超強地震,震動時間約達四分鐘之久,大地顛簸如狂浪中的一葉孤舟,房屋左右搖擺達三十度,人們東倒西歪無處攀扶,只能聽天由命。花蓮南濱助人街的房屋建築,和市區商業鬧區的中華路一帶,頓成瓦礫一片,呼兒喚女、喊救之聲,不忍聽聞。花蓮縣政府與縣議會的建築都在這次的強震中倒塌,縣政府門口的馬路上並裂了一道大縫,擺在桌上的碗都震到地上摔得粉碎。街道上的電線桿與電線也東倒西歪,電力受損,全市的電燈都熄滅,氣象所儀器震壞,無法偵測震動程度,花蓮對外的通訊及交通也完全中斷,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這一次大震之後,餘震仍然不斷。此時,忽然又流行起另一種謠言,說花蓮就要陸沈陷落海底,而且會有大海嘯發生。原本就六神無主的民眾,經過中午那次的大震盪之後,早已疲憊不堪,這時再聽到這些謠言更加無所適從,傳言沸沸揚揚到了頂點,即使再沈著穩定的人也都恐慌起來。於是,花蓮成了惶恐不安的恐怖世界,人們繼續往更高處奔逃,一部分逃往花崗山,大部分則往美崙山及美崙方向奔逃。

據說,花蓮當地自日治時代就流行一種說法:日本人認為花蓮地區地勢較低,而且地層較薄,倘若遇上大地震時有可能會塌陷陸沈,因此計畫在美崙另建新市鎮以取代舊市區。當時日本人的這項計畫,在花蓮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花蓮市民在面臨大地震的當下,驚恐無助之餘,自然聯想到日據時期的計畫,更相信地勢較高的美崙地區就是花蓮市的避難勝地。於是,還不到暮色蒼茫的黃昏時刻,民眾早已攜家帶眷、扶老攜幼,抱著簡單的衣衾與家當,爭先恐後地往美崙地區逃命去了。

然而,天公不作美,下午四時許,花蓮突然下起傾盆大雨,花崗山體育場齊聚數千難民,露天席地任由雨淋。逃難的民眾雖然一整天沒吃東西,但都驚恐得忘了飢餓,好不容易才尋到棲身的避難之所,稍稍安定下來,現在又要忍受整夜的淒風苦雨,飢寒交迫,更加苦不堪言。賀國光將軍也跟著大家在美崙的山坡上避難,飽經一夜風雨淋漓之苦,到了24日下午,才搭機返回台北。

根據事後的災情調查,清晨的那次大地震,由於民眾仍在睡夢中走避不及,因此人口傷亡以那次最慘重;,中午那次震度雖大,但因大家都在市郊避難,因此建築物雖以那次倒塌最嚴重,但傷亡情形較少。在這一系列地震中,花蓮損毀者多數是較大的土木建築,許多簡陋的木造房屋反而安然無恙,得以倖免於難。

回頁首

慈濟版權所有